立秋,作为秋天的“门槛”,总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对农民来说,立秋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也意味着需要为来年做好准备。

老人说今年的立秋非常不一般,甚至是60年难得一遇,按道理来说快要进入立秋,天气就应该渐渐转凉,但是今年明显没有这个现象。

此次立秋共有六个特点,早做准备才能度过一个美好的秋天。

那么这六个特点都是什么?还要做什么准备呢?

晚立秋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俗语在每年立秋前后总会引起一番热议。

今年究竟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似乎成了大家判断未来天气走势的风向标。

信息来源:新湖南 • 健康科普阅读,2023-08-0,《立秋也分“早”“晚”?》

其实,“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说法,源于两种不同的算法。

要弄清“早晚立秋”的由来,还得从二十四节气说起。

这项由古人创造的计时系统,巧妙地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联系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把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前进15度就是一个节气。

这个起点,就是春分,也就是黄经零度,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而当太阳绕行一周,回到春分点时一回归年也就此结束。

二十四节气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古人在天文学、气象学和农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结晶。

以立秋为例,它对应着太阳运行至黄经135°的位置。

至于“早立秋”和“晚立秋”,则是根据立秋当日太阳到达黄经135°的具体时间来划分的。

以2024年为例,按照第一种算法,立秋时间是8月7日上午8点09分,妥妥的“早立秋”。

但如果按照第二种算法,2024年立秋是在农历七月初四,那可就是“晚立秋”了。

同样是立秋,两种算法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究竟哪种说法更靠谱?

其实,两种算法在民间认可度上存在差异。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俗语,无疑给根据时间划分的“早晚立秋”蒙上了一层阴影。

毕竟,在很多地方,立秋前后依然是高温酷暑的天气,跟“冷飕飕”实在相去甚远。

所以说,与其纠结于哪种算法更“正宗”,不如把“早晚立秋”看作一种文化现象。

毕竟,古代没有精准的计时工具,老百姓更多的是根据农历月份来感受季节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4年更有可能是“晚立秋”。

毕竟,农历七月,本就属于盛夏时节,说“热死牛”也不算夸张。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根据时间划分“早晚立秋”的意义。

黄金秋

“秋高气爽”这词儿,听着就让人舒服。

最近朋友圈晒什么的都有,蓝天白云、冰镇西瓜、还有说要去山里避暑的,反正就是盼着赶紧凉快下来。

这不,立秋就到了。

每年8月7号或者8号,太阳走到黄经135°,立秋这节气就来了,夏天这就算结束,秋天正式开始了。

别看现在科技发达了,手机上点几下就能知道天气预报,但在过去,立秋对农民老大哥来说,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儿。

毕竟那时候农业技术落后,“靠天吃饭”是常态。

立秋早晚,直接关系地里庄稼收成怎么样,甚至能决定一家老小的生死。

农村有句老话:“六月立坟头秋,七月立黄金秋”,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坟头秋”听着就瘆得慌,为啥这么说?因为农历六月立秋,那就意味着立秋早了。

庄稼还没晒够太阳,还没来得及成熟,这凉爽的天气就来了,光照时间也短了,庄稼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和温度,那肯定长不好啊。

你想啊,那时候又没有现在这些个化肥农药,庄稼减产那可是要命的,闹不好就得饿死人。所以说,这“坟头秋”可不是闹着玩的。

“黄金秋”就好理解多了,多喜庆的词儿啊。

七月立秋,这太阳还能再热乎一段时间,庄稼也能趁机多吸收点养分,到时候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枝头,那金黄色的麦浪,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可不就是“黄金秋”嘛!

当然了,古代人可不会干等着老天爷赏饭吃。

为了祈求好收成,立秋这天,从皇家到民间,那可是仪式感满满。

比如皇帝这天要亲自祭天,祈求风调雨顺,毕竟江山社稷,农业可是根本。

现在社会发展快,科技也进步了,农业技术更是今非昔比,什么“坟头秋”早就不存在了。

不过,立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还是保留了下来,人们依然期待着“秋高气爽”的美好。

想想也是,忙碌了大半年,谁不想放松一下,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呢?

睁眼秋、母秋

“睁眼秋”和“闭眼秋”是根据立秋交节时间来划分的。

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8月7日上午8点09分01秒,属于白天,所以今年是“睁眼秋”。

古人认为,“睁眼秋”预示着立秋当日天气晴朗,阳气旺盛,而“闭眼秋”则预示着立秋当日天气阴沉,阴气较重。

与“睁眼秋”相关的农谚有很多,比如“睁眼秋,禾苗秀”、“睁眼秋,样样收”。

这些农谚都预示着“睁眼秋”年份天气晴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当年收成也会比较好。

类似的,还有与“七月立秋”相关的农谚,比如“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七月立秋,两头都收”。

意思是在农历七月立秋的年份,无论早播还是晚播,都能获得好收成,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与“公秋”和“母秋”相关的农谚则更为直接,比如“公秋爽,母秋凶”。

“公秋爽”意味着“公秋”年份秋季凉爽,而“母秋凶”则意味着“母秋”年份秋季炎热,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过,现代气象学研究表明,立秋后天气变化复杂多变,“秋老虎”的出现与否,以及秋季的整体气候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睁眼闭眼”、“公母”就能预测。

虽然农谚的预测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否认其中蕴含的观察力和智慧。

脱衣秋、秋包伏

立秋了,秋高气爽,终于可以摆脱这该死的酷暑了!

等等,手机天气预报怎么还显示30多度?说好的秋风送爽,说好的金桂飘香呢?

不会吧,难道今年又要被“秋老虎”支配了?

你别说,还真让你说着了。

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了“立秋”的讲究,可不是光看日历那么简单。

要是立秋赶在农历六月,那就是穿衣秋,天气凉快点,能穿上秋衣了。

但要是立秋跑到农历七月去了,那就是妥妥的脱衣秋,意思就是说,都立秋了,你还是得该穿短袖穿短袖,该吹空调吹空调,因为“秋老虎”要来了!

说到“秋老虎”,就不得不提“伏包秋”和“秋包伏”这两个词。

说白了,就是看立秋和末伏谁先谁后。

立秋在中伏,那就是“秋包伏”,反过来就是“伏包秋”。

今年这情况,你猜怎么着?妥妥的“秋包伏”!

8月7号立秋,可末伏要到8月14号才开始,立秋被末伏狠狠地“包”了一把。

这“伏”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代表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懂点养生的人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时候,热得你怀疑人生的天气。

而末伏,就是这三伏天的最后冲刺阶段,它要是长了,立秋后天气能凉快才怪。

所以说,“秋包伏”就意味着末伏时间长,立秋了也还在三伏天的尾巴上,天气能不热吗?

“脱衣秋”这个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都立秋了,该脱还得脱,因为天气热到你根本穿不住长袖!

想想看,都立秋了,你还要开着空调,吃着西瓜,跟大夏天没什么两样,这“秋老虎”的威力,可想而知。

晚立秋出现秋老虎的原因

立秋后,有些人确实感觉到一丝凉意,早晚温差变大,晚上睡觉甚至要盖薄被子了。

但更多人却发现,白天依然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和夏天没什么两样。

这是因为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很多,并非立秋一声令下,就能让高温立马消失。

太阳这个大火炉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虽然说立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就像烧红的铁块,即使离开了火源,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冷却下来。

所以,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下降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出现短暂的升温,这就是“秋老虎”发威的原因之一。

“秋老虎”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带来的持续高温,让人感觉身体被掏空,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更可怕的是,“秋老虎”还经常和干旱、少雨结伴而来,导致空气干燥,皮肤起皮,喉咙冒烟,简直是“内外夹击”。

对于“秋老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不要热着自己,穿一些凉快点的衣服。

多喝水,不要一直吹空调,吃一些清淡点的东西。

“秋老虎”虽猛,但只要我们科学应对,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就能平稳度过这段高温期,迎接凉爽舒适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