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我们比较熟悉的诗歌有《金铜仙人辞汉歌》、《雁门太守行》、《致酒行》等,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在伟人的诗词中都被引用。
李贺少年成名,十多岁便名扬文坛。韩愈等人对李贺小小年纪就这么大名气不太相信,据说曾经亲自上门当场出题,让李贺即兴赋诗。一连出了好几道题,李贺都是一挥而就,篇篇精彩。韩愈非常赏识,终于相信他确实名不虚传。
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一生不得志。说起来可笑,但在当时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因为李贺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为避父讳,他无法进学登第,但是他又心怀报复,于是心中便愁苦抑郁,无法释怀。
李贺本身就体弱多病,再加上总是抑郁不快,健康状况堪忧,而且他写诗和一般人不一样,他写诗的过程也加重了自己健康的急速下滑。为什么呢?原来,李贺写诗有个习惯,他注重到生活中去挖掘素材。他每次外出,总是骑一匹瘦马,带一名小童,背一个锦囊,边走边思索,思考到佳句,就用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在马上写成纸卷,放入锦囊之中。等他转悠一天甚至好几天回到家中,有时候可以说是满载而归,锦囊中鼓鼓的全是纸卷;但是有时候却终日苦苦思索,却一句好诗也写不出来,囊空如洗。他的母亲等他回家,看到儿子如此殚精竭虑,为了写出一句好诗废寝忘食,非常心疼,爱怜地埋怨他:“你这孩子,难道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中写到:
遇有所得,即授书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呕心沥血”成语典故就出自这里。
李贺心中郁闷,有如此呕心沥血写诗,他把所有寄托都放在了诗歌创作上,终于身心受损,只活到27岁便去世了。
李贺虽然早早去世,但是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诗作大多感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的追求核对现实的不满。李贺的诗想象极其丰富,经常用神话来托古喻今,后人称他为“鬼才”、“诗鬼”。
最后,附上我最喜欢的一首李贺的诗: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