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经常会说“大力出奇迹”这句话,其实这句话在科学史上也有非常经典的一次,那就是挑战极限的过程。
那么在科学史上,这句“大力出奇迹”又是什么呢?
人们平常所了解的温度有摄氏度、华氏度等计算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通常会使用开尔文进行计量。

那么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又有什么区别,而开尔文又有着怎样的背景,开尔文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物理学上,绝对零度是没有任何热运动的状态,同时也是最低的温度。
在开尔文温标上,绝对零度为0K,那么在0K时,物质的分子就不再运动,这也是一切物质都无法再降温的温度。

那么科学家们又是怎样一步步挑战绝对零度的?

一、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温度计量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而在物理学中,我们会使用开尔文进行计量,那么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转换?
摄氏度和开尔文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般都是通过以下公式:K=℃+273.15,℃=K-273.15。

而华氏度和摄氏度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以下公式:℉=℃*1.8+32,℃=(℉-32)/1.8。
摄氏度:是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凯尔末提出的,在1742年正式确立。
基准为水的冰点是0度,水的沸点是100度,两者之间均分为100等分,所以摄氏度以0℃作为绝对零度,以100℃作为绝对高温。
华氏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加布里埃尔·丹尼尔·费尔南多·华伦丁于1724年所创立的一种温度计量方法。

其基准为水的冰点32℉,水的沸点是212℉,因此华氏度以32℉作为绝对低温,以212℉作为绝对高温。
开尔文: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于1848年提出的一种计量温度的方法,其基准是绝对零度。
开尔文温标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制定的,所以开尔文也被称为绝对温标。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的定律,这也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绝对零度是最低的温度,物体在绝对零度时,其内能等于0,同时热力学中的温度也是以开尔文进行计量。
开尔文温标以绝对零度作为基准点,其绝对零度为0K,然后以K为单位进行递增,这样就不会出现负温度的情况。

二、从绝对零度到绝对零度挑战过程。

科学家们在17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知道气体在降温的过程中会液化,但是当时科学家们所使的技术还非常有限,所以不知道气体能够降温到多低的温度。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气体被发现,同时科学家们也在气体液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而液化气体在现代化工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冷工质,将气体冷却,当气体达到其临界点时,就会转化为液态气体。

液化气体的原理是,当气体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通常会释放热量,同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也会降低,因此液化气体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热量。
然后只要这种热量能够被及时的排放,那么气体就会转化为液态。
而制冷工质则是将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将其散发出来,同时还会使气体降温,这样就会使气体转化为液态。

但是在液化气体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有温度的波动,同时也会受到环境中温度的影响,所以液化气体通常都需要一个绝缘层来维持其稳定的温度。
绝缘层就是一种材料,它通常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和非常高的热容量,这样就会使液化气体在绝缘层中的温度保持稳定。
那么在制冷工质中,通常会使用液氮、液氦对气体进行液化,在冷原子核碰撞实验中,也是使用这两种物质,所以液氦和液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在186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劳林-杨发现了液氦,而且当时科学家们对液氦的性质还知之甚少,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昂内斯成功的发现了液氦,并且证实了液氦是一种超流体,当液氦的温度降低到4.2K时,就会出现超流态。
然而在降温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磁场也会越来越弱,当温度降低到K之后,其磁场就会变为超导体。

昂内斯在1933年的时候,对液氦进行实验,并且在冷却到K的时候,其电阻率减少了许多,这就证明了液氦是一种超导体。
并且当时科学家们还未发现超导体,随后他们对超导体进行了研究,并且发现超导体在导电方面,不会有任何电阻,所以可以在其上产生电流。

三、开尔文温标和绝对零度是如何产生的。

开尔文是在1848年提出的绝对温标,而较早之前的温标都是基于气温,但是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温度的计量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就会产生误差。
威廉·汤姆逊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位非英国籍的会长。
在1854年,汤姆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开尔文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18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们对气体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那个时候,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气体是由非常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之间是没有空隙的。
但是在19世纪初期,很多科学家在研究气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状况,比如在气体液化的过程中,会发现液态气体会出现非常大的膨胀。

同时还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这就说明液态气体与气体之间是有空隙的,而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非常强,所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在19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们在研究气体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同时也为热动力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
德国学家克劳修斯于1857,根据气体的性质,提出气体的体积在0℃和1大气压下,会等于273.11ml,而且这个数值也被称为标准摩尔体积。

同时克劳修斯还根据标准摩尔体积,提出气体的分子是由硬球组成,并且在空间中是无序的运动,同时他还提出了摄氏度在绝对零度下的温度,这个温度也就是0℃。
而开尔文在建立绝对温标上,也是参考了克劳修斯的研究成果,所以开尔文将绝对零度定义为-273.15℃。
并且在1970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还对开尔文温标进行了修订,将其绝对零度改为0K。

四、大师们是如何一步步挑战绝对零度的。

在17世纪的时候,西班牙的科学家佩德罗·赫南德兹对气体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压缩空气的时候,会生成大量的热能,同时也会放出火焰,这就说明气体在压缩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并且在气体的膨胀与压缩之间,佩德罗还发现了一个规律,这就是工作气体的温度是始终高于周围的温度,而且这个规律被称为佩德罗定律。
并且在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凯尔末提出了摄氏度,所以摄氏度以0℃作为绝对零度,以100℃作为绝对高温。

凯尔末也是深究气体的科学家,他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气体在将近0.5大气压下,会液化成为液态,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他在研究热力学的过程中,发现气体在大气压下,会液化成为液态,同时还会产生热量。
并且在1843年,路易斯·保罗·卡耶率先对氨气液化,而且卡耶还发现当液氨蒸发时,剩下的氨气会非常冷,这就说明蒸发是带走热量的过程。

而绝对零度是理论上可达到的最低温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达到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
在继续研究极端低温的过程中,波伦先发现了液氢和液氦,随后昂内斯又继续对液氦进行研究,并且在4.2K的温度下,发现了超流体。
随后在1933年,昂内斯在实验室中,对液氦进行实验,并且在降温到2.2K的时候,液氦具有超导的性质,而且他在对液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液氦的特性。

液氦的沸点是4.2K,当液氦降温到2.2K的时候,昂内斯对液氦进行蒸发并且蒸发后的气体降温到0.9K。
随后昂内斯又对液氦进行蒸发,并且蒸发后的气体降温到0.3K,这就说明液氦在降温过程中,会带走热量。
在对液氦进行蒸发过程中,液氦的温度降到绝对零度,这是在液氦降温的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热量。
在对液氦降温的过程中,液氦降到绝对零度,这就证明了液氦在降温的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因此液氦可以制冷。

五、结语

众所周知,绝对零度是理论上可达到的最低温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达到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在绝对零度下,分子将停止运动,这也就意味着物质将不再发生热传导,这就意味着不可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物质继续降温。

但是科学家们在面对技术难题的时候,总能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找到一些绕过绝对零度的办法,俄罗斯科学家在1999年,成功的将铷铯合金冷却到100纳开尔文,这也是人类在实验室中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低温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科学和工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研究超导性、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