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史上第一个皇帝,秦王嬴政去世,安葬在一座巨大墓中。这座陵墓在生前便开始修建了,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在修陵最巅峰时期共用了七十余万工人。

前所未有、后所未有的秦始皇陵帝王陵墓属于帝国性建筑,建造豪华奢华的陵墓是维护王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不论中国还是外国,有帝国就必定有帝王陵。一般来说,帝国越是强大,帝陵的面貌也就越显得庄严。秦始皇陵位于现今陕西临潼城以东5公里的宴寨乡,南依骊山,北依渭水,从远处看上去,犹如一座高耸的小山,而从空中看,宛如一座巨型的金字塔。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结构完全仿照秦都咸阳设计建造,高大的封土丘之下的地宫象征着富丽堂皇的皇宫,陵园的内城和外城象征着咸阳的宫城和外郭城。陵园及从葬区域总面积为66.25平方公里,比现在西安城区的面积还要大。

秦始皇从13岁登基开始在骊山为他建陵,他统一六国后又征得各地10万多人口继续修建,一直修到50岁病逝,修整了37年。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挖于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弩机暗箭。墓室穹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为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的灌注水银,象征着江河海流绵延不断,上面漂浮着一只金做的雉鸡;坟场室内燃放了由鲸鱼油制成的“长明灯”,坟场四周设置了巨型的马俑阵,陵墓设计处处彰显了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秦始皇的陵邑、陵园、陵冢、寝殿、帝陵、寺吏舍、俑墓及各种陪葬坑,练习天地、国家、皇宫、政府、军队、臣民、苑囿等,形成一个完善的冥世帝国。

秦始皇陵园是在战国君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建的。秦始皇继承前代制度并多有创新,他通过修筑骊山陵出现了许多影响重大的帝陵制度,如封树制度、陵邑制度、园寝制度等。秦汉期间的帝王之陵以秦始皇骊山陵的封土体量最大。秦始皇还命名自己的陵冢为“山”。秦始皇的陵家呈覆斗状,全部由人工积土成山,精心夯筑而成。陵冢原高五十丈(约115米),陵基东西长约485米,南北宽约515米。经过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二千多年,仍保留着一个高76米,宽350米,长345米的夯土山丘。

秦始皇建立了陵邑制度和园寝制度。他“因徙三万家丽邑”,令大量关东之民到陵园附近居住。这些居民的任务是修建、维护皇帝的陵园。考古勘察表明“骊山园”是仿照都邑而建的,为内城和外城两侧由园垣环抱而成的陵园,内城和外城四个门有门楣,门上有阙楼,规模也比汉代大。在陵园的北侧和西侧建有大片地表建筑,模仿生前宫殿的“前朝后寝”制度。

面对着秦始皇陵,这座象征着秦都咸阳的陵园,象征着咸阳内外城的陵园内外城垣,象征着咸阳宫的地宫陵寝,象征着首都禁卫军兵马俑军阵阵形,象征着天子苑囿的珍禽异兽葬坑等,人们不得不承认秦始皇帝陵是古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象征。然而,秦帝国人民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