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出资100万元,成立一家甲公司,同时向A银行借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此时,张三为股东、A银行为债权人,而甲公司为企业法人。对于初学者,三者的身份很重要,因为后续的会计工作,主体均为甲公司这个企业法人。这是一个大前提。


好了,现在甲公司这个企业法人手头上就有300万元,来自张三出资的100万元和银行借的200万元。如果这300万元,全部取出来放在公司保险柜,会计科目叫“库存现金”;如果全部放在银行,就叫“银行存款”。那么会计部门如何记录这个行为呢,就会使用“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这一格式了。

对于初学者,比较苦恼的就是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当然,可以死记硬背。比如“借增贷减资费成”,其他一律相反。但是,越学到后面,这种死记硬背往往越难以为继。因为会计上的例外项,确实有不少。所以,掌握基本原理十分重要。

回到刚才的例子,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加了,都要在借方反映。可是,为啥要在借方反映呢?可以这么理解,甲公司这个企业法人的存款和贷款原本是没有的,是因为借了张三这个股东的100万元或者A银行这个债权人的200万元形成的。同样,如果甲公司这个企业法人再花50万元买了原材料,花50万元买了固定资产、花50万元买了土地使用权,其资金来源依然是股东或者银行借来的钱。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法人资产的增加必须在借方反映,要相对容易许多。这是第一层意思。

接下来,看第二层意思。有一句话,叫:有借必有贷,借贷两平衡。资产有很多种,看看会计科目表一目了然。大的分类是现金+存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当然,这个分类是以资产的属性决定的,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现金和存款是其他资产的源头。也就是说,每一项资产的增加,必然最终意味着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减少;每一项资产的减少,必然最终意味着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应收只是暂时的未收)。按照这种逻辑,当花50万元存款去买原材料时,意味着现金或银行存款减少50万元。此时,原材料的增加在借方,现金或银行存款减少就在贷方。当然,也必须认识到,“最终”这个词的含义,意味着中间环节的存在。比如,企业购买原材料,通常需要加工成库存商品后再予出售,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会计核算的,否则就是一笔糊涂账。当原材料经过加工变为库存商品,库存商品作为资产增加项在借方,而原材料被

消耗减少项在贷方反映。同理,当库存商品出售后,库存商品减少在贷方,相应银行存款增加则在借方。当然,资产科目的这种借贷方向也并不绝对,因为还有中间科目(固定资产清理)或备抵科目(折旧、摊销等)的存在,但原理是大致相同的。

解决了资产类的方向,再看看负债。这个比较好容易理解,负债类科目一般应付、应交和借款等,这类科目的增加,可以理解为找别人贷的多了,要么是材料商应付未付的款项、要么是银行应还未还的钱、要么是员工应付未付的工资、要么是税务局应交未交的税,所以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第三块,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股东的投入和投入增值部分。这部分的钱,一靠初始投入,二靠生产经营形成的税后利润,三靠资本增值,四靠其他综合收益。这个借贷方向,与负债类同向,可以理解为一旦增加,可控贷出去转化为资产的资金就多了,反之亦然。所以增加在贷方,减少记借方。

第四块,成本类。理解为需要花出去的钱。钱从哪里来,最终用的还是股东或者银行借来的钱。所以,成本的增加用借方,对应用贷方。

第五块,损益类。这里分几块:一是各种费用,也是支出,最终用的还是股东或者银行借来的钱,发生费用用借方,对应用贷方;二是各种收入,收入最终到哪里去了,上面说过,到所有者权益去了,最终也会转化为资产,所以他跟资产是反向,与所有者权益、负债同向,形成收入用贷方,对应用借方。最后是相关的带着“损益”的科目,通常是用来核算资产的,当赚钱了,意味着资产的增加,资产增加用借方,对应这些科目就是贷方,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