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形容女子之美,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话中包含四个典故,也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她们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是按时代顺序(春秋、西汉、东汉末年、唐朝)排列。可惜在一些重要场合甚至是中央电视台的导演也把她们的排列顺序搞错,有一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有所谓京城四大当红女明星分别着古装扮演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登台演出,可惜导演把她们的出场顺序搞错了。世人知道四大美女大名的人很多,但对于她们的生平事迹乃至她们的人生结局却不一定知之甚详,她们的出生之地是在哪里?她们的真实姓名是什么?她们最后是怎么香消玉殒的?死亡年龄又是多大?今天我就来解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历史之谜。
一、“沉鱼”西施
西施出生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姓施,原名夷光,是越国诸暨苎萝山施姓樵夫的女儿。当时的诸暨乃越国都城(后迁会嵇)。浙江诸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自这里,诸暨因西施而得名。
西施原是一名普通女子,家住诸暨苎萝山下的西村,故称西施,她父母以砍柴浣纱为生。西施常在村边的浣江浣纱,因其美丽,江中的鱼儿见了西施的容颜忘记了划水沉到了水底,故得典故曰“沉鱼”。她与本村姑娘郑旦同被称为美女。成语典故“东施效颦”也与西施有关。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迫投降,携王后及大臣入吴为质三年。后被吴王放归越国后,越王勾践为讨好也为麻痹吴王夫差,,于是使出“美人计”,派大夫文种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浣纱女西施”,当时西施才15岁。于是晓以大义,以一百两黄金买下西施带回越王宫,使人教其歌舞,教习三年,始献于吴王夫差。吴王大悦:“越贡西施,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从此沉迷于酒色之中。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三年的准备,终于一战灭吴。
那么西施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第一种说法是:西施被吴国人投水而死。最早记载是《墨子•亲士》篇中:“西施之沈(沉),其美也”。吴国人恨其误国将之投水淹死(本人推断西施此时大约28岁,主要依据是《东周列国志》记载,西施于周敬王三十一年被选中入宫,时年15岁,教习三年即周敬王三十四年被越国献给吴王夫差,周敬王四十四年吴王夫差兵败被杀,吴国灭亡,此时西施若被杀,则时年28岁)。
(唐)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銮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唐)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
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第二种说法:西施与大夫范蠡相爱,越国灭吴后,范蠡看出越王勾践“长颈鸟橼、鹰视狼步,只可共患难,不可享富贵”,劝说好友大夫文种一起急流勇退归隐江湖,文种不信后果然被勾践猜忌被杀,范蠡则以奉养老母为由向越王勾践请辞,携西施归隐于五湖。后范蠡经商成春秋时巨富,被后人奉为经商鼻祖。《越绝书》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唐诗人杜牧所作《杜娘诗》中有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邸夷”。这里的“邸夷”指的是范蠡。
第三种说法:越国攻破吴国都城姑苏后,西施死于乱军之中。
第四种说法:越国灭吴后,越王后认为西施是亡国不祥之物,继而令人将西施身缚巨石沉入江底。
正所谓:
西施乃越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杨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拒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在浣江两岸,范蠡祠与西施殿隔江而望。西施在诸暨当地的传说很多,月宫落珠,东施效颦,沉鱼之美,西施麦草扇,西施圆圆饼等。
二、“落雁”王昭君
据东汉班固的《汉书•匈奴传》记载,王昭君出生于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穰老来得女,取名王嫱,视为掌上明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秭归县历史上出了两个名人,除了王昭君,还有一个是屈原。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时年16岁。
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被贬入冷宫三年。
公元前33年,汉匈和亲。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进京提亲,汉元帝许以王昭君和亲(有传说汉元帝故意从后宫佳丽三千中选一最丑女子认作义女出嫁,因画师毛延寿故意在王昭君画像上脸上点了一颗痣,汉元帝始终未曾宠幸,待到和亲引见之时,汉元帝才发现王昭君乃美如天仙女子,但碍于已金口玉言答应许配匈奴单于,只能将错就错,后懊恼不已下令杀了画师毛延寿)。昭君时年19岁。
于是王昭君“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关”。传说昭君出塞时,因远离故土和亲人,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伤感之时取出琵琶在马背上弹起了一首忧伤的曲子,琴声哀怨传至天上,正好有一行南归的大雁听到了王昭君的琴声,看到了美丽忧愁的王昭君,不由的掉落下来,故得典故“落雁”。
从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看,昭君出塞来到匈奴单于庭后(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呼韩邪单于举行了隆重的新婚庆典仪式,册封王昭君为“宁胡於氏”,他们生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师。
公元前31年,王昭君出塞两年半后,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子雕陶莫皋继位,号复株累单于。按照匈奴的收继婚习俗,昭君被再嫁继子复株累单于为妻(因嫁给继子,后人有乱伦之说),汉元帝令王昭君“从胡俗”,昭君从大局出发,以汉匈两民族得来不易的友谊为先,为促进汉匈友好关系而作出深明大义的巨大牺牲。复株累单于年龄和昭君相仿,他也尊重和宠爱王昭君,两人生二女,长女名曰名须卜居次,次女名曰当于居次。
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时年32岁。王昭君在塞外生活了大约30年,和匈奴人民关系相处融洽,为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少贡献。
后来王昭君病死,时年49岁。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的黄河之滨的大青山下,后人称之为“青冢”。
正所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三、“闭月”貂蝉
貂蝉,姓任,字红昌,出生于山西忻州,也有说出生于甘肃临洮县任家村。东汉末年,传说她15岁时被选入宫中,负责执掌朝臣戴的貂蝉冠(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从此更名貂蝉,汉末,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
貂蝉生平详情无史料记载,仅存于小说或戏剧当中。
相传貂蝉才貌出众,聪慧过人,色艺双绝。司徒王允收为义女后,因宰相董卓专权把持朝政,暴虐无道。王允定下美女连环计,派貂蝉去离间董卓与吕布。貂蝉在十五月圆之夜,在司徒府后花园焚香拜月求苍天保佑义父除掉奸臣,传说月亮中自诩美貌的嫦娥都自愧不如躲进云层里去了,故得“闭月”典故。
王允暗地里将貂蝉许配给吕布为妻,却明里把貂蝉献给宰相董卓,王允对吕布推说是董卓见色起意强行夺爱,吕布于是心怀不满。后趁董卓上朝时,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中私会,不巧被下朝回来的董卓撞见,董卓抢夺了吕布的方天画戟刺杀吕布,吕布只得落荒而逃。后因貂蝉努力,董卓终被吕布所杀,而吕布又因貂蝉原因,放弃了军师陈宫的计策,最后被曹操打败,死于白门楼。
关于貂蝉的结局有几种说法:
一、吕布兵败被杀死于白门楼,貂蝉自杀殉情,时年约23岁。
二、曹操使连环计将貂蝉许给刘备和关羽,关羽为了不重蹈覆辙,闭目挥刀将貂蝉斩于马下。
三、关羽放走了貂蝉,貂蝉出家做了尼姑。
蔡东潘在《后汉演义》:“司徒王允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死命,红粉英雄可谓哉”。意指貂蝉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牺牲,实为女中豪杰也。
正所谓:
原来昭阳宫里人,惊鸿婉转堂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四、“羞花”杨贵妃
杨贵妃生于唐朝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农历元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她出生于广西容县杨外村,又名杨玉环,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开元十七年,10岁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璈家中。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了一定文化修养,她性格婉顺,资质丰艳,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描述她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婚宴上咸宜公主胞弟寿王李琩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下诏书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去世,李琩的母亲武惠妃是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每日郁郁寡欢,尽管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可意之人,有人进言杨玉环“资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唐玄宗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诏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载(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之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册立皇后,因此杨贵妃就事实上相当于皇后。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闺秘计》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
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后被赐名杨国忠,身兼吏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西安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随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斑斓。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发光,其奢侈无以复加。
杨玉环的名字,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用语,都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的爱称。玉奴是她小时候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时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后,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她的真实名字应该叫“杨玉”。 关于杨贵妃的结局有几种说法:
一、死于自缢。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携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驾御林军将领,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与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然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唐玄宗被逼无奈,接受高力士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一条白绫,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38岁。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峨眉马前死”之典故。
二、死于乱军。此说法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哀江头》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有血的。李益所作的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可能为乱军所杀,死于刀兵之下的场景。
三、吞金而死。 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杨贵妃可谓多才多艺,《全唐诗》卷五收录了她所作之诗《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渠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羞花”典故的来由: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她碰到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都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美女”,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也有说杨贵妃随唐玄宗到华清池沐浴泡温泉,宽衣解带时碰到了含羞草,故得“羞花”之典故。
正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小结一下:
典故对应:
沉鱼——西施
落雁——王昭君
闭月——貂蝉
羞花——杨贵妃
四大美女对应的时代:
西施——春秋末年
王昭君——西汉时期
貂蝉——东汉末年
杨贵妃——唐朝时期
四大美女出生地:
西施——浙江诸暨
王昭君——湖北秭归
貂蝉——山西忻州(甘肃临洮)
杨贵妃——广西容县
四大美女真实姓名:
西施——施夷光
王昭君——王嫱
貂蝉——任红昌
杨贵妃——杨玉
四大美女死亡年龄:
西施——28岁
王昭君——49岁
貂蝉——23岁
杨贵妃——38岁
(其中西施死亡年龄28岁为本人首次研究推断,此前学术界没有人提出此结论)
四大美女之排序:
有人说四大美女中西施最美,其实此乃谬论,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的典故是按时代顺序排列,西施最早,所以排第一,并不代表西施最美。应该说四大美女皆是倾国倾城之貌,皆才艺双绝,各有千秋,谈不上谁比谁更美,因为她们不处同一时代,没有可比性。但西施、王昭君、貂蝉皆被后人文人墨客描述为以身许国的红粉英雄,而杨贵妃则成了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只能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诉说。 四大美女中,只有王昭君至今安葬之处犹在,其他三人皆不知所终,从寿命来讲,也是王昭君活的最长(49岁),其他三人皆是二、三十岁便香消玉殒,但能青史留名,也算是没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