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是多么美丽,多么美好,又多么感伤,多么遗憾。

它温暖、安详,却又带着深切的惆怅、无奈,甚至是伤感。它在暮色下,放出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

夕阳,彰显的是人生的壮丽,于悄悄中演绎出生活的凄美。一道就是一首诗,一抹就是一幅画。

当夕阳绽放它特有的瑰丽,会比朝霞更加璀璨;当落日喷薄她最后的余晖,会比黎明更具诗意。因此,它备受文人骚客青睐。

今天,为大家带来唐诗中的两首夕阳之作,它们都非常有名,区别在于诗歌的情绪,一首低沉,一首励志,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登高望远,壮伟的长安城楼和秀丽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之中,景象是多么迷人啊!

但转念一想,它们即将消逝于暗夜笼罩之下,便又不胜惆怅。

诗人将时代的没落之感、家国的沦丧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在这黄昏夕阳的景色画面中,概括的甚广、笔触的传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的事物却不能长久存在,这种悲哀带着永恒的意味,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太喜欢这句诗,觉得实在太伤感了。

所以,近代著名美学家朱自清,将这两句诗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诗句,一扫李商隐那种哀伤的情绪,代之以激昂向上、乐观洒脱的基调,尽显现代大家之风范,表现了朱自清虽人处晚年,但心却不老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一首酬答诗。

刘禹锡和白居易同年,又是诗友,并称“刘白”,二人晚年均居住在洛阳,且同受老年疾病的困扰。

之前,白居易先在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与君俱老也,自问老如何?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等句子,隐隐流露出老病见迫、心志已灰的悲观情绪。

刘禹锡的诗,并不否认老病会让人心力交瘁,也不讳言“顾老”是人之常情,但却并不悲观,在他看来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颇有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


一个时代开始衰败下去,会影响人的心态,影响人的情绪。

晚唐的社会,晚唐的政治,晚唐人的心态,诗歌创作,都已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状态。

但如果这个社会是蓬勃的,充满希望的,人们的心态就会不一样。

比如说,同是“夕阳”,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笔下,却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太阳虽然落山,却还可以放射出满天霞光。

这不同于李商隐的感叹:夕阳好是好,可是快完了。

刘禹锡说:尽管快完了,依然无限好。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提出了一种对人老的全新认识和看法。

此诗句巧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大比,一个小比,且大比套着小比。

先把桑榆比喻日暮,再把日暮比喻年老,把“霞尚满天”,比喻老年人仍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不仅诗意盎然,诗情饱满,而且透露出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人生观。

这种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千百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


人能活到老年,就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

正如梁实秋在《老年》一文中所说:“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

是的,既然衰老不可违逆,何不坦然接受,顺势而为?该吃吃,该喝喝,琴棋书画,呼朋引伴,对酒当歌。

君不见,秋风过处,万木稀疏,叶黄似金;

朔风南下,枫叶如火,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雪纷飞,苍茫大地,银装素裹,待红日高照,分外妖娆。

这多像我们缓缓走来的老年。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兴之所至,开门迎客,推窗揽月,朗声大笑,仰天长啸,多么潇洒,多么豪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