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成都经开区深化“立园满园”合作共赢未来政企交流对接活动在东安湖畔举行,来自成都经开区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协会商会等相聚东安湖畔,共享城市新机遇,共谋发展新未来,携手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活动现场,成都经开区发布了关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前者聚焦工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特色产业等10个细分领域,重点发布66条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后者从引育领军人才、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吸引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等8方面制定24条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除了政策措施“赋能”,成都经开区还发布“五大机会清单”。其中,场景需求清单涉及智慧政务、人工智能、低空物流等领域场景需求30条;重点产业链合作机会清单,涉及28条细分赛道、47家企业,提供包含制造强链、场景赋能、服务升级等多类别的合作需求;招商引资机会清单,涉及20个优质产业载体,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土地供给机会清单,涉及大面东洪、十陵、东安湖活力城三大片区住宅类和商服类土地共21宗;招才引智机会清单,提供1200余个人才岗位。

此外,成都经开区还围绕经济运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项目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逻辑,梳理形成策划储备、促建达产、升规提质、培优育强、盘活利用“五个一批”重点项目(企业)清单。目前,共策划储备重大项目214个,匡算总投资1003.5亿元;已梳理重点促建项目204个,计划总投资3166亿元,2025年年度计划投资350亿元;已在企业培育库中筛选经营稳定、成长性强的工业、服务业、商贸业企业近150家,梳理筛选“镇园之宝”“智改数转”等目标企业近130家;推动土地楼宇盘活利用一批,高水平推进园区“腾笼换鸟”。

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个一批”重点项目(企业)清单是经开区落实“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抓手,接下来将以优质的服务、高效的机制、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牢项目促建和企业培育,加快推动清单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现场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瀚海聚能、阿凡达西部总部基地等15个项目落地成都经开区,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能源、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据悉,今年以来,成都经开区已成功签约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额近180亿元。

现场进行推介的四川万楼华善云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落地成都,公司CEO项铭告诉记者,选择成都经开区,除了完善的配套和市场潜力,经开区的企业服务是重要的因素,“我可以用舒服来形容这里的营商环境,有什么问题,园区都会第一时间来接洽解决,相关的政策和补贴也执行的非常到位,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谋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也坚定了我们选择成都,选择成都经开区的决心。”

作为全省工业化的主战场,自1990年成立成都市龙泉驿工业区,2000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成都经开区交出了一张张亮眼“成绩单”,通过坚持“政区合一”体制机制,围绕“招建服”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完善“专业局+公司”招商运营模式,形成了1个综合机构专抓工作统筹,3个产业机构和2个专业公司齐力抓招商运营,1个产业机构专抓项目促建和1个产业机构专抓企业服务的“1+5+1+1”服务运行架构。今年,成都经开区大力实施扩权赋能改革行动、招商引资提效行动等七大专项行动,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区瞪羚企业突破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0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8家。

成都经开区项目建设服务局主要负责人李昊说:“我们整合涉及项目建设的30余项高频审批事项,通过授权、委托等形式集中到园区来全程通办,推动项目‘园区事园区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多头跑’‘反复找’等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实现项目签约即落地、拿地即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