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的青少年会选择把一些交互性AI软件当成“心理树洞”倾诉自己的烦恼,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一方面,他们的交友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另外一方面,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以及自信心还在建立当中,还不足、不充分,所以跟别人社交的时候容易缺乏自信,容易感到羞怯,担心别人评价自己、不接纳自己。

青少年和AI交流的时候没有这样外在的评价,会更加放松。但是如果只和AI软件交流,或者是过度沉迷于AI软件,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 “社会化”,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接收外界的评价和反馈,据此调整自身认知与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跟真人交流虽然有一些评价会让人觉得有压力,但是这样的评价有很多益处:

  • 有助于青少年跳出自我的视角,从外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进而来调整自己。
  • 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识别别人的情感,比如别人的表情、动作等。
  • 学习、模仿别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如果一味地和AI交流,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不容易把握社交的界限,逐渐会变得情感平淡、疏离,好像机器人一样。

总的来讲,AI的社交互动不能取代真人互动,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作为补充。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史迎春)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