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周家庄古树。
←青海树龄最长的银杏。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赵俊杰)4月28日,记者从青海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现存并登记入库的古树名木有1332株,其中古树1310株、名木22株;古树群14处,群株数3456株。

青海省古树名木分20科30属45种。按照分级标准:青海现有国家一级古树(500年以上)50株,国家二级古树(300年至499年)158株,国家三级古树(100年至299年)1102株,名木22株。一级树种主要有旱柳、小叶杨、国槐等,二级树种主要有旱柳、小叶杨、暴马丁香等,三级树种主要有青杨、秋子梨、白榆等,名木主要有青杨、桑树、银杏等。

截至2025年,全省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有3株,其中,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的花叶海棠,估算树龄在1402年左右;民和县川口镇的国槐,估算树龄在1402年左右;乐都区芦花乡的花叶海棠,估算树龄在1014年左右。

按照生长位置,西宁市215株,其中古树204株,名木11株。海东市398株,其中古树393株,名木5株。黄南藏族自治州48株,全部为古树。海南藏族自治州498株,其中古树493株,名木5株。果洛藏族自治州26株,全部为古树。玉树藏族自治州144株,全部为古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3株,其中古树2株,名木1株。

古树群14处,群株数3456株(不含每木调查的株数),分别位于西宁市湟中区紫果云杉古树群20株,平均树龄280年;西宁市城中区白榆古树群11株,平均树龄242年;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河滩村白榆古树群220株,平均树龄160年;海东市民和县隆治乡梨树古树群64株,平均树龄210年;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梨树古树群23株,平均树龄210年;海东市平安区上马家村紫果云杉古树群17株,平均树龄278年;黄南州同仁市银扎木村小叶杨古树群26株,平均树龄125年;海南州贵德县梨苑林卡新疆梨古树群145株,平均树龄181年;海南州贵德县高级中学秋子梨古树群17株,平均树龄108年;玉树州玉树市相古寺旱柳古树群9株,平均树龄327年;海西州都兰县克措沟祁连圆柏古树群1463株,平均树龄289年;海西州都兰县五龙沟枸杞古树群1169株,平均树龄130年;海西州德令哈古柏群289株,平均树龄500年;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圆柏古树群202株,平均树龄260年。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海平表示,2021年以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累计落实资金1171.5万元,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管理、宣传及后备资源普查工作,因树制宜制定“一树一策”措施,推进古树名木统一挂牌管理,逐一标注科属、种名、等级、树龄、编号及管护单位等内容,定制二维码,设立醒目的保护牌及标语,全方位宣传保护,有力保护古树名木生长发育。同时,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整治生长环境、改善基质、修复树洞、设置避雷针、防治有害生物、安装保护设施等技术措施,完成对45株濒危、长势弱的一级古树和名木的抢救复壮。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我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推选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和古树群参加全国“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德令哈古柏群、贵德秋子梨古树群和海北祁连圆柏古树群3个古树群入选“最美古树群”。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29日 第A4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