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6日电(朱志浩)法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基层善治的保障。近年来,黟县柯村司法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运用法治思维破解治理难题,以高质量法治服务回应群众需求,用法治文化浸润乡风民风,为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治理优”的和美乡村画卷注入强大法治动能。

普法教育“润民心”,厚植法治土壤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柯村司法所秉持“群众需要什么,普法就讲什么”的理念,将法律知识融入村规民约和文化活动。在传统节日举办法治灯谜、书写法治楹联等活动,让普法更贴近生活。借助村级微信群、乡村大喇叭开设普法专栏,推送典型案例和法律知识解读,覆盖1200余人次。培育59名“法律明白人” ,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开展互动普法,使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近年来,累计开展40余场普法活动,发放5000多份宣传材料,村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意识深入人心。

纠纷调解“促和谐”,筑牢稳定防线

柯村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联调共治”机制。依托村级调解员、网格员队伍,并在各级调委会基础上新增“五老”调解队伍,常态化排查山林土地、邻里、婚姻家庭等纠纷隐患,建立“一纠纷一档”动态台账。借助法官、律师、司法所等专业力量,为复杂纠纷提供法律指导,成功化解5件山林土地、赡养纠纷等积案。积极推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模式,赋予调解结果法律效力,群众满意率达100%。近年来共调解82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8% ,乡村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法律服务“惠民生”,护航发展大局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柯村司法所打造“家门口”法律服务圈。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作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便捷窗口,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集中受理并解决群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事务80件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辖区企业梳理用工、合同风险,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覆盖全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服务,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德法融合“树新风”,涵养文明底色

柯村司法所以法治引领乡风文明,新增3处法治文化广场和百姓评理说事点,深入挖掘本地红色革命历史中的法治故事,编撰《柯村红色故事汇编》,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以群众喜爱的形式将法治文化融入生活,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弘扬崇德向善风尚,开展“最美家庭”“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树立道德标杆,营造“德润人心、法安乡村”的良好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