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为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职能,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该局统筹推进保交房、住房保障、物业服务管理、房屋安全等各项工作,制定发布2025年工作要点。
据悉,2025年该局主要目标任务包括:
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计划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300套,分配人才公寓20000套(间);指导市城发集团、省铁建投筹措收购资金100亿元,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260万平方米。
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计划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0亿元,商品房投放5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2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以旧换新”10000套,商品房团购5000套,安置房网签200万平方米。
住房租赁市场计划纳管备案各类租赁房屋3万套(间)。此外,计划新增专业化物业管理面积5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计划完成剩余8779套商品住房建设交付任务。
对于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综合施策,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着眼民生,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物业服务效能逐步增强、推动房屋安全管理提质增效、推动房管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并将持续发力推动保交房项目尽快交付。
具体推进措施如下:
提升新建商品住宅品质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调整市场投放节奏。按照“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求,进行合理投放。
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深入开展郑州都市圈城市项目巡展、商品房团购、存量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房票安置等促销活动,持续提振市场信心,着力释放需求,推动郑州市商品房市场库存快速去化,供需科学合理匹配。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严格按规定收取、缴存、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加大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力度,确保交易资金安全;开展市场检查整治,全方位检验“人人持证”上岗工作规范效果,规范市场秩序。
提升新建商品住宅品质。加强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引导,邀请外地房地产企业到我市投资,引进先进住宅开发理念,推动我市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推出高品质楼盘参加“广厦奖”评选,促进住宅产品多元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精细化发展。
增加“一张床”为出租单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并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和分配。综合运用收购、新建、转化等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房源,及时面向社会公开配租,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增加“一张床”为出租单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合理满足产业工人以及外卖、快递、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住房需求。
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手续办理、工程建设进度,推动续建项目完善手续按期建设、新建项目办理手续年内开工,有效稳定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预期。提升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水平。
该局将加强公租房运营事中事后监管,整合现行保障房管理系统,打造郑州市住房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配租配售、运营维护、监督管理全流程线上运行,提升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线上线下宣贯《郑州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细化住房租赁资金监管措施,加强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协同,有效保障承租双方合法权益;稳步开展盘活城市闲置房产用作长租房和非住宅改建租赁住房工作,持续完善市房屋租赁平台功能,健全住房租金指导价格发布机制,积极发挥市房屋租赁平台的官方平台作用,切实保障承租方依托备案租赁合同按规定享受公共服务权利。
计划投资5756万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46户
该局多措并举,推动物业服务效能逐步增强。进一步在物业服务行业开展党的建设,对市物业行业党委进行改组,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
强化物业企业经营行为监管,加强维修资金管理。力争实现全年归集维修资金4亿元的目标,并加大维修项目抽查力度,确保使用程序合规。进一步扩大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加大“郑州智慧物业平台”使用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居民小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力度。全面摸底排查2000年底以前建成但未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形成项目储备库,并配合发改部门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项目8个1446户35栋14.39万平方米,预算投资额5756万元。
拓宽“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范围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推动存量房自助网签终端开发和使用,拓宽“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范围,为存量房交易双方当事人提供高效率的合同签约、监管协议签订、监管资金缴存等业务办理;简化抵押合同备案、注销、变更更正等办事流程,做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房票安置网签备案工作,缩短“白名单”项目变更监管账户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更好方便群众办事。
抓好信息化项目建设。升级“郑好房”平台功能,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加大对“郑好房”平台的宣介,提升平台影响力;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尽快确定项目开发模式、投资金额和来源,加速推进“智慧房产”项目建设;研究论证房屋时空数据项目的可行性。
提高办事大厅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完善办事大厅硬件设施,推进“黄牛”“黑中介”违规代办专项整治,开展帮办代办、店小二、文明引导等服务活动,抓好办事大厅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大厅服务能力和形象。
规范审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及新的工作要求,及时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制作审批业务操作手册,实现业务办理标准化规范化。
郑报全媒体记者 孙雪苹
w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