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张宇宁
当“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进会场变身流动舞台,当百余名NPC与游客互动让整座影视城化作观演沉浸剧场,山东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盛会,书写文旅融合的全新范式。

4月24日晚,以“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为主题的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德州启幕。在主会场乐陵影视城,开幕式将政务环节融入文旅情景剧,与会嘉宾和市民游客在行进式沉浸观演中,感受“好客山东”的热情与真诚。这场文化盛宴、旅游盛会,不仅刷新了传统会议模式,突出文旅特色,更深刻反映出文旅产业从“单点”向“融合”、从“看景”向“体验”转变的深层变革。
当晚7时30分,开幕式正式开始。整场开幕式采取仪演结合形式,以刚刚开行的“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为载体,策划推出特色文旅情景剧。通过场景化、故事化、轻松化的方式,串联起全省各大文旅场景,宣传推介山东省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优惠政策。
大会现场,除了完成18个重点项目签约、文化和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还举行了“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入境旅游境外合作伙伴颁牌,更有“惠”聚齐鲁 “游”你更精彩——“好客山东”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大礼包正式发布。大礼包总优惠促消费额度达3亿元以上,预计直接拉动消费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把资源融合好,才能实现1+1>2的效果。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山东地广物博,历史人文资源深厚。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呈现给省内外乃至国际游客?“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给出了答案。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刚将这趟列车称为通过新的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方式打造的“超级混搭”业态旅游新品。在产业融合方面,列车以交旅融合为基础,联合城市客运接驳、餐饮、非遗、文创、地方特产等相关产业;在资源整合方面,列车以铁路为轴线和纽带,形成全域性旅游线路组合,停靠全省11市22个站点,实现“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打造“上车即体验、乘游一体化、快慢自由选”的旅游新模式。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文旅大会上,山东再次向海内外推介“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此举背后蕴含着文旅大省深化文旅融合、提振消费活力、强化“好客山东”品牌全域辐射力的深层思考。
当下,“情绪消费”成为文旅产业的风口。一个文旅项目如何让游客心甘情愿为情绪买单?开幕式上乐陵影视城推出的行进式沉浸观演颇具亮点。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入戏”,情绪消费的核心在于“代入感”。
乐陵影视城打破传统舞台观演的固定模式,在电影《唐探1900》、电视剧《国色芳华》拍摄地,创新开展“行进式沉浸观演”,将灯光秀、船秀表演、特技情景秀、歌舞表演等节目有机串联,游客可以与百余名NPC互动,获得沉浸互动体验,实现可参与、可定制、可对话、可品尝、可购买。

步入夜晚的乐陵影视城锦绣唐园,走进刘府,在1:1复刻的《国色芳华》剧组拍摄现场“一秒入戏”,直观感受电视剧导、拍全过程;来到胡人区,演员吊威亚的打斗画面精彩上演;夜晚的西市繁华热闹,酒肆、茶楼云集,国风舞蹈轮番呈现,身着唐装的行人穿梭其中,伴着小商贩的叫卖声,仿佛梦回盛世大唐。走进“唐探”主题区,在异域风情街区,步入中国大戏院,台上氍毹一铺,听一折山东省京剧院带来的《状元媒》,别有一番滋味。
秉持科技赋能、智慧办会的理念,开幕式现场和旅游演艺还把人工智能、全息影像、数字光影等新技术生动体现,如开幕式尾声的无人机阵队表演让现场观众拍不停。
其实,无论是“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还是影视城行进式沉浸观演,都体现了现今文旅界的一个变化:人们开始向往高品质旅游,这种“慢游”模式必将影响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
场景激活文旅动能,科技丰富体验边界。当旅游列车鸣笛启程,当沉浸剧场灯光亮起,这场文旅盛会已超越普通行业会议的范畴。相信在大会的推动下,山东文旅将迈向新高度,吸引更多游客领略“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