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落地见效。

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庆,衔枚疾进,拉开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建设大幕。

而国资国企改革,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近段时间,重庆国企改革动作频频,多家市属重点企业重组。

4月29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进行专业化重组改革集中揭牌。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4月29日,重庆市国资委再发重磅消息,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进行专业化重组改革集中揭牌,重组成立四家专业子公司,涵盖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资源开发,打造成为“投融建管营”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集团。

这家千亿级国企的自我革新意味着什么?为何要再次重组?

重庆城市风光。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重构”

以集约化、一体化改革集中优势资源


国企改革,不仅是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更是契合行业发展主流趋势,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回溯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的发展脉络,改革基因早已融入血脉。该集团前身是重庆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9日,注册资本200亿元。

2009年,重庆在全国率先打破交通行业分割格局,市委、市政府探索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推进公共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公交、轨道、铁路、出租等多种城市交通方式和市场主体,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交通一体化体制,整合组建了重庆交通开投集团。

重庆轨道交通。企业供图

这一改革创举,使重庆在全国较早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无缝衔接。自集团整合组建以来,围绕打造城市交通一体化目标,“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安全运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资产总额超3800亿元,拥有公交集团、轨道集团、枢纽集团、铁路集团等重要子企业。

然而,伴随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中,传统一体化模式逐渐显现矛盾。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坦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旗下原四家专业子公司(公交集团、轨道集团、铁路集团、枢纽集团)主责分工重复,管理层级冗长,部分优质资源分散在不同业务板块难以形成合力,不适应当前国资国企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供图

放眼全国,全国交通一体化改革浪潮也正酣——郑州地铁集团发布:关于公司名称变更为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的公告,加入全国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阵营;广东实现“四网”(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浙江、湖南、四川等均通过改革组建大交通企业集团。

这些实践印证着集约化、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题。

从“相对独立”到“多网融合”

以专业化分工重塑行业竞争优势


此次改革绝非简单的机构拆分重组,而是基于“多网融合、产城协同”的系统性重构。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表示,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专业化重组改革,主要目标就是要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综合交通集团,为全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交车、出租车。企业供图

按照“集团战略管控、子公司专业化运营”的新架构,四家专业子公司分工更加明确,将锚定不同赛道精准发力。具体来看:

以公交集团为主体,重组设立公交运营公司,统筹负责地面公交、出租车、长江索道、文旅融合和低空交通等运营,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推动“人享其行”的立体交通网络成型。

整合轨道集团、铁路集团运营职能,重组设立轨道运营公司,受托运营城轨、快线、市域(郊)铁路,提高乘客满意度、运营可靠度和客流强度。

整合轨道集团、铁路集团、枢纽集团建设职能,重组设立建设管理公司,统筹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建设质量水平。

以枢纽集团为主体,重组设立资源开发公司,统筹负责TOD综合开发、资源经营和增值服务,有力支撑集团可持续发展。以正在推进的重庆东站TOD项目为例,该公司负责的3.47平方公里土地综合开发正有序推进,将打造"站城融合"的新地标,实现高铁、轨道站点与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人才公寓的无缝连接。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的专业化重组,四大专业子公司将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驱动超大城市交通从“能用”迈向“好用”。

从交通“运营商”到“服务商”

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


交通一体化,其目标是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此次内部重组改革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推动企业从城市交通运营商向综合交通服务商转型。

——以多网一体化为引擎,构建综合交通新生态。将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投融建管营”全链条一体化运作,构建起“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比如,在主城都市区,通过轨道、公交、出租车、低空交通等多种方式高效衔接,实现“1小时通勤圈”全覆盖;在全市层面,通过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的互联互通,加速形成“2小时重庆”交通圈,让区县市民享受与中心城区同等便捷的出行服务。

重庆沙坪坝站。企业供图

——以分工专业化为支撑,打造行业领先新优势。按照“做强主业、做精专业”的原则,重组设立公交运营、轨道运营、建设管理、资源开发专业化子公司,构建起“集团—专业子公司”的扁平化管理架构。

其中,公交运营公司统筹地面公交、出租、索道等业务,轨道运营公司专注于城轨、快线、市域(郊)铁路运营,建设管理公司将统筹集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资源开发公司将专注于TOD综合开发、轨道剩余空间利用等业务,共同支撑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经营市场化为导向,激发转型发展新动能。坚持“公益+市场”双轮驱动,在守好民生底线的同时,全面激活市场化基因。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加快重庆东站、九曲河站等TOD项目开发,打造“轨道+商业+社区”的城市新地标;同时拓展“交通+文旅”“交通+物流”等新兴业态,探索低空经济场景应用,让交通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除此之外,四家专业子公司将加强产业协同,搭建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轨道产业链企业“走出去”,持续提升市外订单占比,在墨西哥、东南亚等地打造“重庆单轨”国际品牌,实现从城市交通运营商向综合交通服务商的华丽转身。

“以今天的揭牌为全新起点,以‘多网一体化、分工专业化、经营市场化’为核心路径,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综合交通集团。”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这场发生在千亿级国企内部的重组变革,既标志着城市交通从“基础设施”向“发展引擎”跨越,释放交通资源的市场化价值,也是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缩影,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参考路径。

展望未来,随着四家专业子公司的高效运转,一个“多网融合,人享其行”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在巴渝大地加速成型,为这座山水之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文 首席记者 董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