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题:领略中华文化 感悟文明之力——近百名驻华外交官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

新华社记者温馨、刘杨

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燕山脚下,一片古朴典雅、大气恢弘的建筑群落掩映在青山茂林间——这正是有着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之称的中国国家版本馆。

4月2日,应外交部邀请,近百名驻华外交官来到这里参观,领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体悟中华文化蕴含的读史明智、知古鉴今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胸怀。

甲骨简牍、古籍文献、青铜铭文、雕版拓片、方志家谱、书法绘画,以及各国经典版本……琳琅满目的展览陈列,让驻华外交官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在文学、哲学、艺术、地理等方面的独特创造,深深体会到文化瑰宝跨越时空长河、在版本馆得到精心呵护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或感叹,或好奇,驻华外交官们对灿若星河的中华版本文化瑰宝兴致满满——

“看这幅作品,写得多么工整、多么漂亮!”玻利维亚驻华大使西莱斯指着唐代楷书手稿《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在这里,我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在明朝万历年间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前,驻华外交官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我的国家在这里!”希腊驻华大使卡尔佩里斯说,“地图上标注了一些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城市。希腊和中国在古代就进行了许多文明交流,这样的交流在当下更加有必要。”

文华堂内,不同版本的工具书、中小学教材、文学作品、期刊创刊号、音像制品等珍贵版本汇集于此。看到展台上不同年代的《新华字典》,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赞叹:“一本字典居然有这么多版本!”

一幅幅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连环画、影像作品等,唤起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多年的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的回忆:“在这里,能够看到一些平日难得一见的藏品。这些藏品生动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文明交流的历程。”

文兴楼、文华堂、文瀚阁……驻华外交官漫步其间,驻足深思。

驻华外交官们饶有兴致地向工作人员询问预约参观流程。他们说,版本馆承载着珍贵的知识与厚重的历史,建设难度极高,全世界很少有国家能够完成这样的项目。希望有更多各国友人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参观欣赏,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这里的展览将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资料整合在一起加以保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这是无价的。”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奥马尔感慨道。

在奥马尔看来,中国国家版本馆的设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坦桑尼亚也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今天的参观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文化保护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中国国家版本馆既是国家级文化殿堂,也是联接中外、交流互鉴的文化桥梁。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实践,留给外宾们无限感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