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三农”新动能 擘画振兴新图景!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阳贵安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积极做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这篇文章,聚焦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农旅及其他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新贡献。

观山湖区朱昌镇郝官村的油菜田。

良田沃土增产量 发展种植稳根基

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在观山湖区金华镇,看到一片金黄的油菜田,种植户曾提军露出欣慰的神情:“还好在去年底降温前把这4000多亩油菜全都种下地,才没有误了农时。”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耕地零星分散,不方便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曾提军掰着手指细数起来:“种植油菜需要旋耕、开沟、播种等工序,如果光靠人工,几个月也不一定种得完。”

如何让种植跑出“加速度”?“现在,改良升级后的旋耕机、油菜直播一体机、无人机都能在田间‘大展身手’。”曾提军说,“有了智慧农机,不仅油菜播种十几天就完成了,施肥、除草、采收都能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事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胡丹介绍,近年来,贵阳贵安积极发展种植业,筑牢农业根基,聚焦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强设施,从品种、基地、品牌、技术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在稳定粮油生产方面,贵阳贵安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五个示范”党政领办示范田建设,集成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广“粮(烟)+菜(麦)”等轮套作,实现粮油稳产丰收。

同时,贵阳贵安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成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态化蔬菜基地16万亩,“稻+菜”轮作示范基地5万亩,夏秋菜示范基地5万亩,在罗甸建设蔬菜保供基地2.28万亩,推动全市蔬菜自给率提升3.3个百分点、2023年冬到2024年春茄果类蔬菜自给率从零提升至15%。

胡丹介绍,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在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布局季节性缺口蔬菜保供基地,推动蔬菜提效增量;强化果园提质增效,做优区域公用品牌;强化技术支撑,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发展植物工厂、垂直农业,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推动高标准农田与大中型灌区有效衔接,发展水肥一体化高效农业,提升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

开阳县楠木渡镇蔬菜种繁中心育苗温室大棚。

科学饲养提品质 规模养殖扩产能

“我们采用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对猪场进行全程实时视频监控,对场内环境实行恒温、恒湿、通风、通气智能化控制,让自动化绿色生态智能养猪新模式成为现实。”近日,走进位于开阳县的贵州盛海生态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数字赋能的养殖业让记者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吴国祥一边查看圈舍一边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养猪场还采用发酵床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大数据智能设备控制发酵床,让其表面温度一直达到适当标准,加快分解猪的排泄物,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养猪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让生猪在最适宜环境下健康生长,为生产绿色优质产品创造了条件。位于修文县的贵州福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以数字赋能养殖全过程,还依托数字资产授信,把“活体猪”变为“数字猪”,将养殖规模从800头扩大到2000头,其中的关键就是由该公司开发建设的贵州省能繁母猪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养殖户的生产能力、生物资产、个人组织信用、生物安全防控等情况进行评估后引入金融资源,为养殖户授信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养殖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贵阳贵安稳定发展养殖业,推动绿色转型,不仅是生猪产业,还聚焦肉鸡、水产品等,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养殖业绿色化、规模化、设施化发展。2024年,贵阳猪牛羊禽肉产量17.06万吨,增长3.3%;建成并投产生态渔业项目5个,新增水产品产量51.4万公斤,占年度目标的102.8%。

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朱靖介绍,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强化主体带动,推行“大企带千场、千场带万户”养殖模式,推动生猪等稳产增效、肉鸡扩群增产,发展高品质肉牛、肉羊,实现“四肉”产量稳定增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原则,推广“畜-粪(肥)-果(蔬)”生态循环模式,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攻坚水产保供,大力发展以鲟鱼、鲈鱼、虹鳟为主的工厂化、设施化养殖,用好山塘湖库发展“四大家鱼”,推广稻鱼综合种养,促进水产补短增量。

深加工延链补链 精研发增值增效

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产品经过仔细检查后被整齐地码好堆放、仓储物流准备就绪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近日,走进位于白云区的贵州极海果蔬饮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海果蔬”),食品加工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

极海果蔬致力于刺梨深加工,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涵盖刺梨饮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等多个类别。今年初,极海果蔬的极海刺梨成功入选国家级2024年第三批特质农品名录,不仅彰显了贵阳优质农产品的卓越品质与良好生态,也为本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公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投资建设新厂房,立足本地特色果蔬如蓝莓、西梅、猕猴桃、百香果等开发新饮品,做强果蔬饮品产业链。”

在位于观山湖区的贵州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和面、进料、成型、烘焙、包装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

2023年正式投产的贵州盼盼食品生产基地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生产加工蛋糕、薯片等产品,销往云南、广西、海南等地。目前,公司已在原材料、物流、生产管理等方面做足准备,新的面包综合生产线也在有序建设,为新一年的生产目标蓄力。

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贵阳贵安突出发展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聚焦“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三品一菜”生态特色食品产业。2024年新增培育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1家,极海果蔬与贵州盼盼就位列其中。同时,贵酒三期扩建、惠诚生态园等57个重点加工项目加快建设,加工产业链韧性更强,全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6%。

“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将达到70%。”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蔡文博介绍,接下来,贵阳贵安将聚焦“三品一菜”,做强调味品,扩大辣椒素、花椒精油等高端调味品产能,支持企业集群化发展,打造“黔字号”调味品和“贵州酸汤”品牌;做大饮品,加强主体培育和品牌整合,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功能系列中高端饮品;做精休闲食品,支持发展鲜肉精分割、冷鲜上市,做好精深加工,发展粮食加工,开发富硒食品、民族糖果、香辣系列等伴手礼产品;做好预制菜,探索建立地方特色预制菜标准,创新开发减盐、减糖、低脂、有机等系列健康预制菜产品,发展小吃型、休闲型、时尚型预制菜。

冷链物流保鲜达 供销服务全覆盖

“冷冻食品,仓储温度稳定维持在零下18摄氏度……”在位于乌当区东风镇的贵州瀑布冷链食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瀑布冷链”)冷库管理间,库管人员指着电脑上的温度显示区域说,冷库冷冻的温度设置都是经过严格科学试验、反复论证确定的,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瀑布冷链是省内储存量较大的冷库,储存量近65万吨,目前以冷链仓储为主,同时将完善的冷库和经营门店租赁给市场商户自主运营,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

“市场商户通过商贸方式将产品调运存储在瀑布冷库,然后源源不断分销到全省各地。”公司负责人介绍,瀑布冷链经营辐射范围涵盖全省大部分地区,末端市场冻品交易与瀑布冷库市场关联率,贵阳市区达到90%以上,全省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越过冷库管理间,走进零下18摄氏度的冷冻库,肉类、油炸系列存储物一摞摞地高高码放,旁边的出仓员按照需求一波一波往外出货。据介绍,每天从早上7点左右开始,冷库就会迎来批量送货、取货的商家,每天的进出量大概在1000到1500吨。

流通业是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满足消费的有力保证。近年来,贵阳贵安加快完善流通业,畅通市场供销,聚焦城乡流通、农产品稳价保供、仓储物流、农产品外贸“四大体系”,构建内外循环畅通的农产品流通网络。2024年,建成乌当东风瀑布冷链、黔康畜产品全产业链、清镇生猪养殖屠宰冷链全产业链3个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同时,持续推进22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化肥直供直销“四大经营主体”建设,累计签约2500家、销售5083吨;整县推进息烽县、清镇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新建乡级和村级供销社共40个。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供销社基层社网点建设;实施直播电商‘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产品上行、生活用品下行;强化稳价保供,完善保供体系;夯实仓储物流,构建配送网络;发展出口贸易,培育贸易主体。”市供销社经济发展处处长李慧介绍,“到2027年,实现供销经营服务阵地乡(镇)全覆盖,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0%。”

农旅融合富村民 产业升级促振兴

“老板,现在可以订房吗,我们打算6月份来你家住。”“房间还没有收拾出来,下个月再来订嘛。”近日,羊昌村“隐贤居”旅居民宿老板卢海波一边检修客房的水电和网络情况,一边回复重庆的“老顾客”。

羊昌村位于乌当区羊昌镇,是贵阳国家级农业园区和4A级旅游景区“花画小镇”的核心地带。2017年,羊昌镇巧借“爽爽贵阳”避暑旅游的“东风”,聚焦服务“银发族”,动员村民改造闲置农房,开始探索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乡村避暑旅居产业。如今,羊昌村的旅居民宿已达78家,经营户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

“这几年避暑旅居大热,游客比村民还要多。”羊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春林介绍,2024年,羊昌村接待旅居游客超4000人次,旅居消费总收入达12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6万元。

羊昌村的“火爆”只是贵阳贵安以农村“五治”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引导乡村旅居产业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阳贵安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旅居康养、亲子研学等多种业态,打造促农增收的“新引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服务站负责人毛红介绍,2024年,贵阳贵安打造了10条乡村旅居带,带动139个村的旅居产业蓬勃发展,改造提升了821栋旅居农房,吸引超过18万人次来筑旅居。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加力发展乡村旅居,健全乡村“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擦亮“爽爽贵阳·旅居生活”品牌;创新发展现代种业,依托崖州湾贵阳粮油作物试验基地等,深化与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省农科院等合作,推动“保育繁选检推”全产业链生态闭环,持续打造全省种业高地;一体发展山地农机,用好贵州(贵阳)山地智能农机创新发展平台,建好中国农机院贵阳农机研发制造中心,推动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打造全省山地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产业示范区,按照规划,到2027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8%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鼓励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这令我们备受鼓舞、满怀信心。我们将构建起以‘五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5年贵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目标增长4%左右,贵安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目标增长6%左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兵表示,接下来,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系统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市委“12345”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现代山地高效都市农业这篇文章,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重点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业、山地小型农机产业,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记者 李佳旭 杨雪梅 实习生 王倩/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