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法官在勉县某社区探访当事人)
"李叔,今天我们来看看您!"听见汤法官的声音,老李高兴地打开门。
老李育有一儿一女,年轻时为儿女操劳半辈子,如今却因赡养问题将子女告上法庭。这是勉县法院民一庭受理的一起赡养纠纷。老李和妻子三十多年前离婚,当时女儿李丽随母亲生活,儿子李东随父亲生活。后,女儿丈夫入赘到老李家,老李随女儿一家生活近20年。2014年后老李选择跟儿子生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赡养问题成了他的心病。
女儿应诉后表示愿意赡养父亲,但要求共同生活。儿子则认为父亲长期与姐姐生活,理应由姐姐负责养老。老李坚决不愿再与女儿同住,称在女儿家受了不少委屈。调解几次未果后,2025年3月27日,汤法官决定上门走访。
"我年轻时帮他们带孙子,出钱出力,可他们现在呢?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来看我......"老李叹息道。
"我理解您的心情。"汤法官劝慰道,"您为女儿付出很多,现在希望得到关心很正常。不过李丽身体也不好,成年人生活压力大,可能确实力不从心。我再去和他们沟通。"
随后汤法官来到李丽家:"你了解你父亲最近的心情吗?"
"唉,我爸脾气倔,我们工作忙......"李丽欲言又止。
汤法官语重心长地说:"老人最需要子女关心。他当年帮你们带孙子付出那么多,现在心里有落差很正常。孝敬不仅是给钱,更要尊重意愿、多陪伴。想想他当年是怎么对你们的?"李丽沉默片刻:"是,我爸确实不容易......我们以后会多去看他,赡养费也会按时给。"
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曾经破裂的亲情在法官的劝解下得以修复。"你养我大,我伴你老"不仅是口号,更要体现在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中。
走出门外,田间的油菜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文中人物均是化名)
作者:汤 琳、任雯雯
编辑:侯宜均
责编: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