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4月18日的2025‘食博会·预博会’,我们这边参展的铜仁企业预计有25家超过200种产品,主要有江口欧标抹茶、思南‘陈薯’酸辣粉和黄牛肉、石阡苔茶、玉屏山茶油……”4月3日,郑冠辉在电话中与展销主办方不停地沟通着参展细节,在他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近期正在筹备的大事。来到铜仁驻地帮扶的第400余天,这位东莞来的干部对当地特产如数家珍。

38岁的郑冠辉原是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科科长,现任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劳务商务办主任,挂任铜仁市就业局副局长,主要负责东莞与铜仁东西部消费协作、劳务协作、职业教育和国考指标统筹等工作。

2024年春节前,郑冠辉初到铜仁,两个多月就跑遍全市10个县(区),走访上百个产业基地。

线头厘清,一项项任务清晰明了:优化两地商务协作对接,强化招商引资,巩固拓展“东莞市场+铜仁基地”产销关系,健全供应链;促进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标准化建设,打造黔货品牌影响力;健全线上线下消费平台,丰富展销推介活动,为黔货出山“唱戏搭台”;深化“铜来莞你”劳务品牌建设,有序开展劳务协作……郑冠辉处处用心,工作本上每个目标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去年夏天,铜仁不少地方盛产的精品黄桃面临滞销,郑冠辉连夜驱车赶往各个基地查看,发现其因物流成本高,困在“最后一公里”。次日,他立即联系东莞供应链企业搭建直采通道,一周内就将30吨黄桃送进了大湾区,敲开东莞水果市场。

“铜仁黄桃品质好口感佳,受欢迎程度还一度赛过我们广东本地鹰嘴桃。今年已经有很多朋友向我们预订了。”郑冠辉说,这不仅是买卖,更是山海携手的深情。

年底复盘时,共推动铜仁农特产品及特色手工艺产品销售超34亿元,带动1.2万农户增收。

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地深入协作的喜讯接踵而至。

通过“广东市场+铜仁产品”合作模式,积极组织铜仁参与“贵粤荟”、食博会·预博会、广博会等各类对外推介拓展活动,对接两地企业产销联动,及线上电商销售;带着广东企业的招聘团队下乡“村招”,帮助铜仁农村劳动力在广东就业超过1.5万人,在贵州省内就近就业农村劳动力超过2.3万人;推动粤黔两地多家企业和中高职院校“联姻”,打造定向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需求人才的“订单班”……

从推广农特产品,到推进劳务协作,再到促成产业对接。在郑冠辉的工作本里,目标任务一项项圆满完成,他以专业和热忱架起了一座连接莞铜两地的桥梁,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尽心尽力。“东西部协作不是单方输血,而是共同造血的永续工程。”如今,他的手机里存着200多个铜仁农户和东莞采购商的电话,微信置顶了27个务工群。在郑冠辉看来,他的作用就是认真做好两地“双向奔赴”的牵线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徐然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