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宋庆龄学校,一年级学生中阅读量最高的学生,一年阅读了96本书,到了二年级这一数字增加至182本,而到了三年级,这一数字超过了200本。在今天举办的“梧桐树下话读书——阅读要从娃娃抓起”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现场,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封莉容透露了这组数据,“这不仅意味着孩子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更有学习的内驱力”。

明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中国福利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与徐汇区湖南街道一起,挖掘利用衡复风貌区历史文化资源,共同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充分发挥阅读增长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作用,讲好优秀历史建筑红色故事、文化故事。

“不用区分有用的书”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孙甘露说,在教育问题上,“不要怕不懂,不要怕说错了,我们都是跌跌撞撞过来的”。也由此让主持人夏磊联想到,就在本次活动举办的宋庆龄文化空间,也做过“父母的课堂”,年轻父母如何带着孩子朗读,如何与孩子形成智识上的链接。

在“梧桐共享+”分享会上,聚焦“梧桐树下话读书——阅读要从娃娃抓起”主题,孙甘露与封莉容两位专家,从不同视角点亮了儿童阅读的航标,展示了如何将阅读巧妙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良好习惯。

孩子和书相遇,是非常珍贵而神秘的过程。封莉容认为,不需要区分是不是“有用的书”,所有阅读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孩子的初始冲动常常呈现了他的兴趣。“我赞同自主阅读,反对强制,我们可以放松地让孩子自由选择、自主阅读,我们要做的是去欣赏和认同他们。”她说,阅读不应该设限,不用设置父母的界限、老师的界限,孩子的精神世界也逐渐被打开,变得更丰富。

而且在封莉容看来,阅读纸质书时,人们的思维会更为沉浸,纸面上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人们会发现,读纸质书反而越读越快,因为人的思维能力已经得到锤炼,对文字、对世界的感知已变得更加灵敏。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金三角”

衡复风貌区不仅承载着百年建筑的厚重历史,更与宋庆龄先生的生活足迹紧密相连。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湖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片区治理,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联动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积极打造大中小幼社“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

近年来,中国福利会与湖南街道以党建为纽带、以阅读为主题、以宋庆龄文化空间为载体,携手共建“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开展了书香梧桐 缔造未来、梧桐树下的文化漫步、红领巾·少年说等一系列活动,打造社会思政的“大课堂”。

现场,中福会直属机关党委与湖南街道党工委进行党建共建签约。以“大思政”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阅读增长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作用,在思政育人、校外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深化大中小幼社“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建设。“我一直认为教育最好的金三角就是家庭、学校、社会,这次合作很好地建立起了这个‘金三角’。”封莉容说,合作将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范例。

聚焦2025年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的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福利会与湖南街道联手推出“梧桐共享+”合作项目,通过推出一系列阅读主题活动、培育一批“梧桐小画家”、成立一批最美街区写生基地、开展一季宋庆龄影像月主题活动、打造一个“梧桐共享+”儿童戏剧场等“五个一”系列活动,推动构建“四个人人”、美美与共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推出一系列阅读主题活动。将音乐与阅读相结合,打造社区美育课堂,全年开展“书画共品读”“建筑可阅读”“传统文化赏析”“音乐可触摸”等四大板块30余场阅读主题活动,为市民献上丰盛的“阅读大餐”,深化思政教育,进一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爱国情怀。

培育一批“梧桐小画家”。将艺术教育、历史文化与宋庆龄精神深度融合,面向街区、楼宇、新兴领域群体等亲子家庭开展“梧桐小画家”活动,通过走进历史建筑、聆听背后的故事、建筑与画笔对话,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大爱精神”的种子,并向社会征集“梧桐小画家”卡通形象,结合历史文化元素制作绘画套装、明信片等文创周边。

成立一批最美街区写生基地。以百年电影、百年音乐、百年建筑为主线,选取中福会机关、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美育楼、音乐城堡、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巴金故居、武康大楼、密丹公寓、张乐平故居、聂耳音乐广场、田汉绿地等12个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艺术写生基地,开展绘画与城市人文相结合的活动。

开展一季宋庆龄影像月主题活动。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将红色历史、红色经典旋律、现场音乐作品演绎等内容结合,以影像、音乐为媒,展示宋庆龄矢志不渝地坚持革命事业,“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和真心真情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情怀。

打造一个“梧桐共享+”儿童戏剧场。依托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专业优势,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儿童剧工作坊剧场,与焕新启幕的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文化空间深度链接。组织亲子家庭走进剧场、赏儿童剧、参加阅读体验活动,或漫步梧桐树下的新空间,“戏剧随处可发生”的浓厚氛围为市民游客、亲子家庭带来多元戏剧体验与文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