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达1139万。最新研究表明,痛风药秋水仙碱“跨界”抗炎治疗,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4月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翔教授团队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证实秋水仙碱可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和发生心梗的风险。

李先生(化姓)今年66岁,因反复胸痛到当地医院就诊,完善冠脉造影后被确诊为冠心病,心脏重要血管出现堵塞。医生在左冠植入支架2枚,恢复心肌供血。术后,李先生也一直遵医嘱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没想到半年后,李先生再次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他担心病情加重,赶紧到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复查冠脉造影提示,右冠斑块破裂并有血栓形成。

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翔教授团队为他实施了手术,并在常规指南推荐的冠心病治疗用药基础上,加用了小剂量秋水仙碱口服。经过系列治疗后,老人未再发作胸闷、胸痛等症状。目前,距离植入支架植入已满两年,老人仍在坚持服药,每半年来医院复查一次,病情控制良好。

那么,秋水仙碱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程翔教授介绍,该药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是一种古老且价格相对便宜的抗炎药物,因其可有效抑制炎症、并控制急性痛风症状,被誉为“痛风克星”。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就是炎症。血管壁中的炎症反应会加速斑块形成、破裂,最终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而秋水仙碱能通过靶向抑制NLRP3炎症小体这一“炎症开关”,有效阻断促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血管壁的炎性风暴,从而降低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进展,秋水仙碱治疗冠心病迎来了突破性进展。基于LoDoCo、COLCOT、LoDoCo2和COPS等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秋水仙碱可以降低25%心梗、卒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程翔教授团队论文发表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程翔教授开展的COLOCT试验,也首次在中国人群证实每天口服0.5毫克秋水仙碱1年,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趋于稳定,减少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发生心梗的风险。

程翔教授团队论文插图

有患者担心,秋水仙碱治疗冠心病安全吗?程翔教授解释,每天口服0.5毫克低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冠心病的方案,不同于急性痛风的治疗剂量,在安全性方面有显著优势,如肠道反应更低,没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也没有明显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024年,中国冠心病指南也分别推荐秋水仙碱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梗)和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到底哪些冠心病人群适合服用秋水仙碱治疗?如何服用秋水仙碱?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翔教授“划重点”:

●适合人群

1、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2、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急性心梗)患者

3、残余炎症高风险的冠心病患者

4、传统治疗基础上仍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或心血管事件者

●禁忌使用人群

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毫升/分钟(严重肾功能不全)

2、与强效CYP3A4/P-糖蛋白抑制剂联用(如克拉霉素、酮康唑、氟康唑等)

3、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

●如何服用秋水仙碱

1、目前秋水仙碱治疗冠心病推荐使用低剂量,每天口服0.5毫克。

2、建议与食物同时摄入或餐后服用。

3、建议按照每天固定时间服用。

4、服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编辑:薛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