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遭遇了近15年来影响最明显的一次沙尘天气。随着广东省风力明显减弱,空气较干燥,粒子直径较小的颗粒物悬浮停滞在空中,尚不能完全消散,部分市县仍有弱浮尘。

广州空气质量有好转,今早(15日)8点左右仍显示为轻度污染。

“长途跋涉”的沙尘可能增大一些过敏原(如花粉)和病原体的传播“威力”,加大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风险。如何做好防护,避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呼吸道疾病?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团队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专家为大家支招。
外出戴紧口罩 做好个人防护
沙尘天气造成大量颗粒物悬于空气中,随着风力明显减弱,空气较干燥,一些粒子直径较小的颗粒物停滞在空中,不易快速消散,尤其是PM10、PM2.5
等微小颗粒物可深入呼吸道,威胁肺健康。既往许多研究已证实空气污染物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危害健康。
如何做好防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陈如冲教授支招如下:
1.减少外出:沙尘天气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其强度和影响时间,做好防范;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空气污染严重时应暂停户外锻炼;如需外出,应选择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帮助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2.归家及时清洗:外出归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清洁面部、鼻腔、口腔和眼睛,减少沙尘残留引起的不适症状,有必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3.保持室内清洁:沙尘天气期间应关闭门窗,避免沙尘入室;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减少扬尘的同时可缓解因干燥带来的呼吸道不适(但需定期清洁和更换加湿器中的过滤器,对尘螨、霉菌等室内过敏原过敏的患者需慎用);沙尘天气结束后开门窗通风,清理室内时最好也戴上口罩,减少吸入沙尘颗粒的风险。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身体抵抗力;另外可适当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提高身体抵抗力。
这几类人应加强防护 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
“长途跋涉”的沙尘可能增大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等)和病原体的传播威力,加大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风险,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上述人群如何备药加强防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主任陈如冲教授建议:
有上述呼吸道病史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比如:
1.过敏性鼻炎:出现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过敏症状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应用抗组胺药物、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抗胆碱能药物缓解症状。
2.支气管哮喘:部分症状加重的患者可临时按需增加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抗炎-缓解治疗,如症状持续甚至加重,需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3.慢阻肺: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增多、气促、呼吸困难加重等急性加重症状,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缓解,咳痰患者应使用祛痰药,有条件者必要时可予以家庭氧疗。
特别提醒: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气促、咳嗽、咳痰等情况,若症状无明显缓解或者加重的情况,应前往医院就诊。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 陈如冲 教授
文、截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韩文青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