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市场监管】
通宵加班,怎么办?
累了困了,喝什么?
有的人会选择 喝酒也有的人会选择“功能饮料”
还有些人,会把这两者混着喝
混着喝,真的会“爽上加爽”吗?

不过有研究却发现
“酒精+饮料”这样搭配着喝
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危害比单喝酒还大!

PART.01这两种饮料混在一起喝伤大脑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europharmacolog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青少年时期将酒精和能量饮料混合饮用,可能会永久影响海马体的可塑性,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问题,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伤害。
具体来说,酒精似乎能抵消能量饮料导致的过度活动。但对于人类的研究显示,能量饮料会导致酒精中毒的主观感知降低,而不能抵消酒精中毒的负面影响,让我们不由自主“多喝”,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微信公众号
PART.02能量饮料也不能多喝
如今,超市货架上的功能饮料可谓五花八门,光是名称就让人眼花缭乱:运动饮料、维生素饮料、电解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根据国家标准,这些具有"特殊用途"的饮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运动饮料:专为运动人群设计,能快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2.营养素饮料:添加营养强化剂,满足机体营养需求3.能量饮料:含特定成分,可快速补充或释放能量4.电解质饮料:补充新陈代谢消耗的电解质和水分
这些饮料的主要成分大同小异,除水之外通常包含:多种维生素(B6、B12、C等);矿物质(钾、钠、镁等);牛磺酸;糖分;盐分;咖啡因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标榜"运动"的饮料都能有效补充电解质。有些可能只是添加了少量维生素的"糖水"或"盐水",选购时务必查看营养成分表。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微信公众号
特别要提醒的是,能量饮料中普遍添加的牛磺酸虽然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功效,但它属于"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无需额外补充。此外,很多能量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也较高,过量饮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即使是在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电解质时,也要注意适量饮用,切莫把能量饮料当水喝。
PART.03喝能量饮料需要注意这几点
长期盲目喝能量饮料,可能造成失眠、高血压、心率异常等问题。因此,喝这类饮料有几个安全提醒:
1.中高强度运动后喝
普通成年人如果能保持少量、低频次的节奏摄入能量饮料,是相对安全的,而且最好选择中、高强度运动后再喝。
2.不能与酒精饮品一起喝
不要混合酒精,睡觉前6小时内不要喝。
3.很多人其实不适合喝
特殊人群最好完全规避能量饮料,或者咨询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后,确定安全剂量后再摄入,包括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咖啡因敏感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往期荐读:
➤
➤
➤
来 源:江西卫生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