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某顺(右二)与亲人团聚。抚顺市救助管理站供图

本报讯 记者李毅报道 4月11日,一辆辽D号牌救助车开进了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某镇某村。车还没停稳,他就拉开车门,踉跄着奔向早已候在路边的老人,喊出了16年来的第一声“妈……”

2013年1月14日,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流浪到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露宿街头。新宾满族自治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政策把他送到了抚顺市救助管理站。从那时起,他有了一个新名字——“无名卫”。

抚顺市民政局对“无名卫”给予了妥善安置。“十多年来,在抚顺市救助管理站、市社会福利院、市养老院的精心照护下,他的神志和身体有所恢复,能与人简单交流,但依然无法回忆起自己的全名和住址。”4月23日,抚顺市救助管理站管理科负责人王铁柱表示,这些年从未放弃帮“无名卫”寻找家人。

转机始于今年1月。抚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重新梳理受助人信息,将包括“无名卫”在内的受助人信息通过新媒体发布,还与全国各地的救助站联动开始了新一轮寻亲工作。

3月,山西大同浑源县的一位网友提供信息:“无名卫”很像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魏某顺!经过DNA比对及多方信息核实,“无名卫”与魏某顺是同一个人,今年54岁,16年前独自离家!

得知找到了亲人,魏某顺不停地紧搓双手,念叨着“家里有妈,要见妈了,高兴,高兴……”穿上抚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买来的新衣,他登上了返乡的汽车。为确保魏某顺能平安顺利返乡,抚顺市救助管理站选派业务骨干成立护送小组,驱车1000多公里,把他送到了母亲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