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济南市槐荫区举办2025年春季体育赛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 近年来,槐荫区锚定“体育强区”战略,将全民健身融入高质量发展血脉,先后斩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区委、区政府以“一把手工程”高位统筹,构建“政策护航、设施筑基、活动聚能、服务惠民”的全链条生态。从国家级体质监测中心的精准服务,到44所校园设施的社会共享;从黄河马拉松的央视盛景,到社区运动会的万家欢乐,我们赓续前行,让“体育+”成为槐荫最亮眼的城市名片。

党政领航,凝聚高效发展合力。槐荫区委、区政府高位部署体育产业专班,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高效推进机制。以《槐荫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纲领,配套“1+N”政策体系,统筹财政资源与社会资本双向发力,推动体育与文旅、康养、商业深度融合,绘就全民健身事业“全区一盘棋”战略蓝图。
设施织网,畅享十分钟健康圈。槐荫聚焦“十分钟健身圈”目标,全区布局714块“三大球”场地,44所学校体育设施率先向社会开放,开放率稳居全市前列。从智慧体育公园到乡村文体广场,400余处全龄化健身阵地构建三级设施网络,惠及儿童、老年人、特殊人群等健身群体,50%居民养成规律锻炼习惯,真正实现“出门见绿、举步可练”的健康生活图景。
品牌筑基,点燃全民运动热潮。槐荫匠心打造“金字塔型”全龄赛事体系:顶层以黄河生态马拉松串联湿地、樱花大道等生态人文地标,基层依托社区运动会激发邻里活力,形成“月月有赛事、季季有亮点”的活力矩阵。多项赛事荣登央视等主流媒体,成为展示槐荫魅力的“运动名片”。
组织扎根,筑牢科学健身基石。槐荫以区级体育总会为枢纽,织密街道分会、社体指导员协会等组织网络。依托国家级体质监测中心,为居民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年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志愿服务超10场。通过专业培训,实现每千人配备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让科学健身理念扎根基层。
体教融合,激活人才培育动能。槐荫作为济南市一类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构建“1所区级体校+1所全国网球特色校+12所省级以上传统校”优质培育集群。创新“一体两面”育人模式,年均举办20余场校园赛事,带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突破70%。引入29家社会俱乐部进校服务,首创冠军教练驻校机制,为体育强区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创新驱动,构建“体育+”融合生态。槐荫以四大创新引擎赋能产业升级:设施端打造济南森林公园等智慧运动地标;赛事端培育黄河马拉松、超梦天团等新IP;经济端推动街舞大赛、亲子挑战赛与商圈景区联动;数字端上线“槐荫数字健身地图”与“活力槐荫”社群小程序。深化体卫、残健相融合,依托省级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全力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引领体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孙业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