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就是胸痛、胸闷,你们就让我做心脏支架手术,这不是坑人嘛!医生,你们的心也太黑了吧!” 医院心内科的病房里,67 岁的周大爷满脸怒容,情绪激动地大声说道,眼中满是对医生建议的质疑与不满。

周大爷虽说刚过花甲之年,但身上的慢性病可不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像几个甩不掉的 “小麻烦”,一直纠缠着他。可周大爷却没把这些病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酒杯不离手,香烟不离口,日子过得看似逍遥自在。

前段时间,周大爷就时常感觉胸口闷闷的,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要是走路稍微快一点,胸口还会传来一阵刺痛。不过,这些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算太严重,周大爷也就没放在心上,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可谁能想到,最近两天,情况急转直下,胸闷和胸痛的症状愈发严重,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他的胸口,一刻都不肯放松。周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出了大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

接诊的医生详细询问了周大爷的症状和病史,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了解完情况后,医生建议周大爷住院,进一步做冠脉造影检查。周大爷想着既然都来医院了,那就听医生的安排吧。于是,周大爷办理了住院手续。第二天,周大爷被推进了检查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过程中,周大爷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努力配合着医生。终于,检查结束了,结果很快出来了。医生看着检查报告,眉头紧皱,告诉周大爷,他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已经达到了 79%,情况比较危急,建议尽快做心脏支架手术,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心脏的正常供血。

可周大爷一听这话,瞬间炸了锅。在他的认知里,心脏支架手术可不是小事,总觉得医生是在故意夸大病情,想让他花冤枉钱。于是,便有了开头那番激动的指责。医生面对周大爷的误解,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我们建议您做心脏支架手术,都是严格按照医学指征来的,绝不是乱开检查、乱建议手术。如果您实在不放心,完全可以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再看看,或者向相关部门举报我们。” 周大爷听了医生这番诚恳的解释,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默默地坐在床边,心里五味杂陈。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脏支架手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确实让不少患者重获健康。但在网上,却一直流传着一些说法,有人说国内即将停止心脏支架手术,还有人认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人就彻底 “废” 了,活不长了。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心脏支架手术的相关知识。

心脏支架:冠心病的 “救星” 原理与手术指征

在探讨心脏支架手术之前,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就像是给心脏输送 “能量” 的高速公路,源源不断地为心脏提供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然而,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情况就不妙了。粥样硬化就像高速公路上出现了一堆堆 “障碍物”,使得血管内径逐渐变小。当这些 “障碍物” 多到一定程度,血管变得严重狭窄,就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胸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引起胸痛、胸闷呢?咱们老祖宗有句话叫 “不通则痛”,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血液就像一个个 “氧气快递员”,为心脏各个部位送去维持正常运转的氧气。一旦心脏供血不足,氧气供应就会 “断档”,心脏就会陷入缺氧状态。这时候,心脏只能 “开启” 无氧代谢模式,就像一个临时应急方案。但无氧代谢会产生乳酸、丙酮酸、磷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就像一个个 “小刺头”,会刺激心脏及其周围的神经,从而引发胸痛的感觉。

那心脏支架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心脏支架就像是一条神奇的 “魔法通道”。手术时,医生会将这个小小的支架精准地放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然后通过特殊的操作,让支架撑开,把那些阻碍血液流动的 “障碍物” 挤到一旁,拓宽血管通道。这样一来,血液就能顺畅地通过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不再缺血,胸痛、胸闷等症状自然也就得到了缓解。

不过,心脏支架手术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它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时候心脏血管被突然堵塞,心脏急需 “救援”,心脏支架手术可以迅速打通堵塞的血管,挽救心肌细胞;二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 75%的患者,血管狭窄到这个程度,心脏供血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通过支架手术来改善供血;三是经过药物治疗后,冠心病症状仍然控制不好的患者,说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借助心脏支架手术来解决问题。

真相揭秘:心脏支架手术的真实现状与作用

网上有人传言,说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这种说法靠谱吗?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谣言,可能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段利用研磨探针去除斑块的视频。乍一看,好像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要取代心脏支架手术了。但实际上,这个视频存在很大问题。如果真的用探针去去除斑块,就好比在血管这个 “精密管道” 里搞破坏,会立刻启动人体的凝血机制。凝血机制一旦被错误启动,就像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从权威数据来看,我国每年心脏支架的使用量早就超过了 150 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这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心脏支架手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从这个趋势来看,在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出现之前,心脏支架手术不仅不会停止,反而会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人就 “废” 了,这种说法更是大错特错。有些患者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可能会感觉症状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有所加重,就产生了这种误解。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及时通过心脏支架手术打通堵塞或狭窄的血管,心脏持续缺血缺氧,病情会迅速恶化,不仅仅是症状加重这么简单,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心脏支架手术作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说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人就 “废” 了,这实在是过于夸张和片面。

术后并非一劳永逸:心脏支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以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对于大多数接受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手术后,患者至少需要服用一年的双抗药物。这双抗药物就像两个忠诚的 “小卫士”,能够防止血液在支架内凝固形成血栓,同时也能降低支架再次狭窄的风险。如果擅自停药,支架内就可能形成血栓,再次堵塞血管,那之前的手术就白费了,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险。

在生活习惯方面,患者也需要做出很大改变。饮食上,要保持清淡。每天摄入的食盐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内,这大概就是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的量。油脂摄入也要严格控制,每天在 25 - 30 克左右,差不多就是两三勺的量。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像鸡蛋、鱼、牛肉、虾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具体选哪种优质蛋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蔬菜也是餐桌上的 “常客”,每天摄入量保持在 400 克左右,让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除了饮食,运动也不能少。要坚持适度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让身体动起来,增强体质。同时,要努力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给心脏带来过多负担。心态也很关键,要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好病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还有,一定要戒烟戒酒,香烟和酒精对心脏的伤害可不小,只有彻底戒掉,才能给心脏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