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去年以来,长线资金加速入市。那么,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险资,买入了哪些股票呢?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5日16时,险资现身292家上市公司2024年前十大股东名单,合计持仓市值12515.23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通信等高股息板块受到险资青睐。据WIND数据统计,剔除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的持股以及中国平安集团对平安银行的持股,险资持股市值前10名个股中,7只为银行股,分别为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另外3只分别为中国联通、贵州茅台、中国电信。

据记者统计,2024年四季度以来,保险资金增仓或新进了制造业、有色、煤炭、物流等板块。WIND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共有洛阳钼业、宏达股份、神火股份、华菱钢铁、淮北矿业、中谷物流、领益制造、中集车辆、柳药集团、云赛智联、四方股份等77只个股获得险资增持或新进。

一直以来,险资以投资稳健著称。2024年,多数保险公司受益投资端表现,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记者梳理发现,作为首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的鸿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新进中国电信76174.224万股,持股比例为0.83%,期末持仓市值约55亿元。此外,鸿鹄基金还在去年三季度新进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34.7亿元和19.3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鸿鹄基金是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为了解决保险公司“长钱短配”问题,在2024年3月4日联合发起设立的长期投资试点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指出,鸿鹄基金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坚定入市,投向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投资业绩,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积累了经验。2024年中国人寿全年净加仓超1000亿元,2025年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还会适度提升,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资产。

新华资产拟任总裁陈一江表示,第一期500亿试点鸿鹄基金,从财务指标看,综合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表现良好,实现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综合平衡。

据了解,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今年1月26日,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规模合计520亿元。3月5日,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打通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为险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认为,险资入市将带来多方共赢,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帮助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的“耐心资本”支持。“中国平安在推动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的过程中,将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保证风险可控。投资方向上,将重点关注高股息股票和成长股平衡,平滑权益波动。”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为鼓励险资入市,不断在政策端释放利好。继年初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后,近期,相关政策再次打通了中长期资金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的卡点堵点,未来保险资管可直接“打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打新”通常被视为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为。保险资管直接参与“打新”,体现了监管层面对险资投资渠道的进一步开放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