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珠海4月10日电(记者贺林平)港珠澳大桥再添“一桥连三地”新功能。首批进口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经香港、澳门转运后,于近日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入境,推动大桥进口品类结构多元化,也为内地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

4月7日上午,6辆货车并排停靠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指定监管场地,车上满载来自澳大利亚、缅甸、越南等国家的优质水产品,涵盖冰鲜鲥鱼、活天鹅龙虾等多个品种。现场,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按照指令要求实施检查,对照检验检疫证书信息逐项核对并进行检验检疫;11点,该批鲜活水产办结全部手续,快速通关入境。

这是大桥口岸实现全品类内地鲜活食品供应香港以来,围绕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在进口方向上取得的新突破。首批进口的水产品,均为空运到香港、澳门机场后,再转运进口。为此,拱北海关联合珠海市商务局、香港海关等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协同搭建“海外—港澳—内地”的“空陆鲜活食品专属快线”,推动大桥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改革,探索“空港集货+大桥快运”模式落地。

“以往,大湾区珠江西岸地区没有能够进口鲜活食品的指定口岸,从其他口岸进口物流成本高,还会因为路程较远影响产品品质。”珠海市汇畅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钟文洋表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指定监管场地建成启用,打通了经大桥进口鲜活产品的新渠道,将大幅节约企业物流成本。我们也将持续做好场地运营管理工作,推动更多优质鲜活食品经大桥口岸直通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

自港珠澳大桥2018年开通以来,为落实“用好管好大桥”的要求,粤港澳之间围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等促进大桥外贸新业态发展迅猛,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容。截至去年年底,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已突破1万亿元。